景观打造不错
“蜀南竹海的景观打造的确不错,很有观赏价值和文化底蕴。”19日上午,嘉宾们在参观泸州竹产品企业后,来到蜀南竹海博物院,大家观看各种竹文化展示后赞不绝口,纷纷掏出手机拍照作为资料保存。
据解说员介绍,博物院展出的有竹编、竹雕、瓷器竹编等几个大类。竹编在春秋战国时期已达到很高水平。竹编织工艺具有不同艺术特色,在竹制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,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、佛像、人物、动物等工艺品。瓷器竹编是成都地区独特的传统手工艺品,产品按造型主要分为瓶坛包盒具等几大类,具有“精选料、特细丝、密藏头、五彩图”的技艺特色,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。
在翡翠长廊,当地的雕刻工匠在景点旁雕刻摊位摆成一条线,亮出自己的一技之长,用竹原料雕刻或编制出不同的人物形象和各种精制工艺品,让嘉宾爱不释手。当地村民李新莲告诉记者,她从1992年就开始从事雕刻工作,所雕刻的作品有花篮、花瓶和人物头像等30多个品种,现在她正在用竹根雕刻小姑娘的头像,但需要一天半时间才能完成。
来自德阳市的一名嘉宾说,他很羡慕宜宾的竹资源和竹产品的发展,特别是看到蜀南竹海的美景和雕刻产品,感到十分兴奋。这次来宜宾(蜀南竹海)不但学到了竹产业发展经验,而且看到了能工巧匠的精制作品,他花了几十元购买了一套笔筒拿回去做纪念。
开展科技合作
宜宾长顺竹原纤维企业相关人员在交流中说,2012年,该公司与浙江农林大学开展科技合作,经过6年多的艰苦努力,已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和一系列自主创新成果。
2012年,公司下决心关闭了原有的竹材胶合板生产线,全面转入高科技新产品竹原纤维的开发试验,建立了省级院士(专家)工作站和宜宾竹原纤维工程技术中心,完成了200多项技术攻关和适用验证,建成了国内唯一、世界领先的竹原纤维示范生产线,探索出一条竹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发展的新路子。
竹原纤维是一种工业中间材料,应用领域广泛,下游产业链长,价值转换空间大。作为一种战略性新材料,很快融入了现代工业制造体系。竹原纤维产品已经在纺织、机械、电器、汽车、动车、飞机、轮船以及建材、家具、家装、箱包等制造业得到广泛应用和验证。
有序推进植竹
珙县为了推进竹产业的大力发展,现已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,不断鼓励农民造竹栽树。凡是村民栽种一亩竹林,政府补贴300元,如果在竹林中栽植了珍楠树木,加补200元,共计每亩补贴500元,调动老百姓的造林积极性。
据了解,目前,各县(区)有序推进植竹工作。市旅发委牵头拟定了《宜宾市竹生态旅游特色镇、村评定标准》,全新打造竹生态旅游特色镇、村建设。
2018,全市累计新造竹林16.6万亩,改造及丰产培育竹林20.9万亩,竹林正加快成为四川、宜宾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线。在产业方面,大力发展竹产品精深加工。坚持因地制宜、突出特色,优化产业布局,翠屏区重点发展竹高档家具,南溪区重点发展竹浆纸,江安县重点发展竹浆粕、竹纤维,长宁县重点发展竹食品,兴文县重点发展竹工艺、竹食品,重点打造竹浆纸工业园、竹食品加工产业园,鼓励竹产品品牌创建。
推进文旅融合
目前,我市已争取到全省竹产品精深加工重点扶持项目8个,全市新增规上竹精深加工企业8户,竹精深加工企业实现产值52.6亿元。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。紧扣建设世界竹文化竹生态旅游目的地,高规格打造蜀南竹海、兴文石海等精品旅游环线,蜀南竹海创5A级景区通过省级景观评估,规划建设竹生态文化旅游特色镇14个、特色村118个,如今共签约竹生态文化旅游项目9个、投资57亿元。世界竹文化博物馆、竹文化主题公园等项目加快推进,总投资2.2亿元的竹生态博览园已开工建设,以李庄竹皇宫、蜀南竹海为核心的17个影视基地成功获批,目前由宜宾市编排的大型杂技舞台剧《东方有竹》即将亮相,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竹文化旅游品牌逐步彰显。
市旅发委相关负责人说,全市竹产业发展中涉及竹生态旅游,第一是做到规划引领,正在编制全市的竹生态旅游规划,初稿已经完成,下一步在顶层设计方面还将考虑各区县的资源分布、产业发展来进行系统规划。第二是竹景区的打造,通过景区打造带动基础设施建设,带动一二三产的融合,通过景区打造来实现竹生态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。(记者向伟)
更多资讯内容请关注四川招商动态版块